最新消息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發現新冠病毒誘發血栓炎症的關鍵因子,有望降低新冠肺炎引起的血栓炎症及急性後遺症。

新冠肺炎於全球肆虐超過3年,雖然如今全球疫情趨緩,但仍有許多確診者產生嚴重炎症甚至死亡,即使痊癒後仍有可能罹患長新冠,對於確診者的生活有著長久的嚴重影響。造成確診病患病灶以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血栓炎症(Thromboinflammation),血栓炎症是指血液凝結結合炎症,在確診病逝者的驗屍檢查中發現,在各個器官中存在富含血小板的血塊和微血管病(小血管異常)。在急性確診者和長新冠患者的血漿中也發現存在持續性微凝塊。然而,新冠病毒誘發血栓炎症的確切分子機制仍不清楚。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謝世良特聘研究員研究團隊發現,脾臟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偶聯C型凝集素受體2 (CLEC2) 與新冠病毒的棘刺蛋白的受體結合域(RBD)有直接的交互作用,引起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產生聚集型(aggregated)嗜中性球胞外捕捉(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進而引發肺部的發炎及損傷。並在動物實驗中證實重組CLEC2蛋白(CLEC2.Fc)能減少小鼠血栓炎症,有望應用於新冠確診者的治療。此研究成果於今(112)年5月發表在國際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

國衛院電子報:https://www.nhri.edu.tw/News/more?id=b4774104cae44dc9bb8f2b96099e5000
相關連結及下載 :Pei-Shan Sung, Cheng-Pu Sun, Mi-Hua Tao, Shie-Liang Hsieh*. 2023. Inhibition of SARS-CoV-2-mediated thromboinflammation by CLEC2.Fc. EMBO Mol Med. 15:e16351.
https://doi.org/10.15252/emmm.202216351

新聞剪輯
[中文]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7305506
中國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30718000381-260114?chdtv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594473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7305348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307170101.aspx
三立新聞: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323925
民生頭條: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JP8xQj7?utm_source=lineshare
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article/58557/
ETtoday健康雲: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2541484
NOW健康: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l2eNMe0?utm_source=lineshare
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7/17/n14036202.htm
yahoo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E6%96%B0%E5%86%A0%E8%82%BA%E7%82%8E%E9%80%A0%E6%88%90%E8%A1%80%E6%A0%93%E7%82%8E%E7%97%87-%E5%9C%8B%E8%A1%9B%E9%99%A2%E6%89%BE%E5%87%BA%E9%97%9C%E9%8D%B5%E6%A9%9F%E5%88%B6%E9%A0%98%E5%85%88%E5%85%A8%E7%90%83-045957480.html

[影音]

台視新聞: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DxX6_rGHmA

發佈日期:2023年7月17日

賀!2023 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2023 NHRI Research Day於2023年3月21-22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曾仁志博士後研究員(莊宗顯研究員實驗室)獲頒優秀論文口頭報告獎佳作獎;施盈均博士(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共同實驗室)獲頒票選最佳壁報論文獎;許莆明研究助理(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共同實驗室)獲頒優秀研究助理獎勵佳作獎。

發布日期: 2023年3月23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獲頒 「莊淑綺女士傑出醫學研究獎」。

發布日期: 2022年10月23日

賀!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榮獲「第20屆有庠科技講座-生技醫藥類」

生技醫藥:預防、診斷、治療重大疾病之藥品、醫材及其他生物技術等相關研究。

獎額: 每類別聘任一名,共計五名講座教授,任期自2022年8月1日起至2023年7月31日止。

第20屆有庠科技講座得獎公告: https://yzhsu.feg.com.tw/tw/news/details.aspx?id=171

新聞剪輯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2263/6691282

工商時報: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E8%81%9A%E7%84%A6%E9%97%9C%E9%8D%B5%E9%A0%98%E5%9F%9F-%E5%90%91%E4%B8%8B%E6%89%8E%E6%A0%B9%E8%82%B2%E6%89%8D-201000448.html

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017000311-260110

TVBS新聞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i6929fw2E

發布日期: 2022年10月17日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新冠病毒調控細胞快速感染新機制  有利新冠治療藥物與疫苗之研發

國衛院免疫醫學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團隊研究發現,受新冠病毒感染細胞中的蛋白激酶MAP4K3 (又稱GLK)表現量較正常細胞多,且GLK高量表達之上皮細胞比例與疾病嚴重度正相關,並與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周彥宏研究員合作,運用活體新冠病毒小鼠實驗證實此感染機制是新冠病毒可大幅感染的關鍵,同時也能解釋新冠疫苗造成副作用的機制。研究成果於今(2022)年7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醫學期刊《EMBO Molecular Medicine》。

研究團隊分析COVID-19病患檢體之單細胞RNA定序結果,意外發現新冠病毒進入宿主上皮細胞後,棘蛋白會誘發蛋白激酶GLK高量表現。接續運用蛋白質體學、各種生物化學實驗證實,過量表現的GLK會磷酸化ACE2蛋白,使ACE2躲過泛素酶UBR4的泛素化降解機制,造成細胞表面的ACE2蛋白穩定增加。同時,GLK過量表現誘發裝載著ACE2蛋白之胞外小體(exosomes)釋出,傳遞予其他原本ACE2表現量不高的細胞,這些接收了ACE2蛋白的細胞更容易被新冠病毒所感染。研究人員分析COVID-19病患的血清檢體相較正常人之檢體,也發現GLK磷酸化的ACE2蛋白以及裝載著ACE2蛋白之胞外小體大幅增加。這些研究成果證實蛋白激酶GLK過量表現為COVID-19致病機轉之關鍵因子,同時說明新冠病毒快速引發臨床症狀且容易傳播的原因。

國衛院新聞及活動相片: https://www.nhri.edu.tw/News/more?id=d7d1c71244bb4e06925f990ebb334790

相關連結及下載 : Chuang, H.C.*, C.H. Hsueh, P.M. Hsu, R.H. Huang, C.Y. Tsai, N.H. Chung, Y. H. Chow*, T.-H. Tan*. 2022. SARS-CoV-2 spike protein enhances MAP4K3/GLK-induced ACE2 stability in COVID-19.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e15904.

https://www.embopress.org/doi/full/10.15252/emmm.202215904

新聞剪輯
[中文]

衛生福利部: https://www.mohw.gov.tw/cp-16-70953-1.html

自由時報: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20605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4/6527382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208100183.aspx

蘋果新聞網: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810/D2D1EE0BC9AA84EB93A7FECE66

匯流新聞網: https://cnews.com.tw/003220810a03/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0940/6526920

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22/08/10/spike-protein/

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tw/article/show.php?num=52320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https://www.ner.gov.tw/news/62f3538ed75e9f0007501f5d

發布日期: 2022年08月10日

賀!本中心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榮獲「2022 國衛院科普活動教育獎第一名」

得獎公告:https://ebbs.nhri.edu.tw/ebbs/msginfo!queryInfo.action;jsessionid=CF97C1D68E88070C1DE40E6AA8714185?searchSn=54118

競賽題目:用抗體『拼』出免疫力

競賽獎項:科普活動教育獎:由院內及外諮詢委員進行評分;評分時,以內容(40%)(是否涵蓋108課綱等)、創意(30%),互動技巧(30%)為評分標準。

發布日期: 2022年06月06日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國衛院發現全新腸道菌株平衡機制,改善發炎性腸道疾病

發炎性腸道疾病常導致患者反覆腹瀉、腹痛,甚至是腸子穿孔、破裂或癌化,目前無根治療法,國衛院今日發表最新研究,發現全新的腸道菌株「NHRI-C1-K-H-1-87」,可望運用在改善腸漏症(leaky gut)及腸道發炎相關疾病,研究成果已發表在《Cell》系列國際知名期刊《Cell Reports》。

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高承源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全球化疾病,涵蓋潰瘍性腸炎及克隆氏症,發生原因不明,大多和遺傳或飲食西化有關,以台灣為例,2001 年的盛行率為每 10 萬人有 2.1 人,到 2015 年則成長到每 10 萬人有 12.8 人。高承源博士指出,腸道菌叢在人體內扮演重量級的角色,總重量不到 0.2 公斤,總菌數卻比全身總細胞數還多,默默地影響身體健康與生理平衡,團隊團隊研究腸道菌相多年,發現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dusp6)基因有控制腸道上皮屏障健康與腸道微菌叢平衡的功能,並篩選出可抵抗腸炎的菌種。

國衛院新聞及活動相片: https://www.nhri.edu.tw/News/more?id=227ba6853e8c4595bd900c9576c4ff4c

相關連結及下載 : Chang CS, Liao YC, Huang CT, Lin CM, Cheung CHY, Ruan JW, Yu WH, Tsai YT, Lin IJ, Huang CH, Liou JS, Chou YH, Chien HJ, Chuang HL, Juan HF, Huang HC, Chan HL, Liao YC, Tang SC, Su YW, Tan TH, Baumler AJ, Kao CY*. Cell Reports. 2021 Nov 23;37:110016.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21014984?via%3Dihub

自由時報: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89099

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800/6230226?from=edn_newestlist_cate_side

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22/04/11/inflammatory-bowel-disease/

元氣網新聞: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6229947

Yahoo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8%A1%9B%E9%99%A2%E7%99%BC%E7%8F%BE%E8%AA%BF%E6%8E%A7%E8%85%B8%E9%81%93%E5%B1%8F%E9%9A%9C%E5%8F%8A%E5%BE%AE%E8%8F%8C%E5%8F%A2%E5%B9%B3%E8%A1%A1%E7%9A%84%E6%A9%9F%E5%88%B6-%E5%9C%96-041050800.html

發布日期: 2022年04月11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榮獲美國免疫學會2022 AAI Early Career Faculty Travel Grant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 (AAI)得獎公告:

https://www.aai.org/Awards/Travel/AAI-Early-Career-Faculty-Travel-Grant/Current-Recipients

發布日期: 2022年04月07日

賀!本中心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之蔡佩汝博士後研究員,榮獲「第36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壁報論文特優獎」

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之蔡佩汝博士後研究員於111年3月25-27日參與第36屆生物醫學聯合年會,其海報論文”PTEN finetunes cholesterol homeostasis that suppresses TLR9-mediated inflammation in B cell”榮獲「第36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永信李天德醫藥基金會壁報論文特優獎」。

發布日期: 2022年04月07日

賀!2022 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2022 NHRI Research Day於2022年3月22-23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張程翔博士後研究員(高承源副研究員實驗室)獲頒優秀論文口頭報告獎優選獎;蔡伊葶博士後研究員(高承源副研究員實驗室)、蔡佩汝博士(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各獲頒基礎醫學領域優秀壁報論文獎;薛家欣研究助理(譚澤華特聘研究員暨中心主任與莊懷佳助研究員共同實驗室)獲頒優秀研究助理獎勵佳作獎。

發布日期: 2022年03月28日

賀!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榮獲「科技部110年度傑出研究獎」

獲獎人除應符合本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主持人資格 ( 不含已退休、累獲本部傑出研究獎 2 次以上人員 ) 外,並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經本部審查通過後,由本部頒發獎勵金新臺幣 90 萬元及獎狀一紙。

【基礎研究類】研究成果以突破科學問題為主,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

● 研究成果具學術原創性或具重要學術價值。

● 研究成果具學理創新性,對學術發展有重大影響及貢獻。

傑出研究獎項介紹:https://web.most.gov.tw/cen/oaa/award_110/qra-introduction.html

科技部得獎名單:https://www.most.gov.tw/most/attachments/8aa07ff8-1e8f-4ec4-8b30-106a588fbc65?

頒獎典禮:  https://web.nstc.gov.tw/cen/oaa/award_110e/website/TseHua-Tan.html#top

發布日期: 2022年03月02日

賀!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 本中心林文傑副研究員與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研究團隊合作,研發抗癌新藥,縮小腫瘤避免毒性副作用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林淑宜研究員團隊研發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並與免疫醫學研究中心林文傑副研究員合作,釐清靶鉑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缺氧誘導因子(HIF-1a)訊號,並進一步減少腫瘤細胞表達PD-L1,增加殺手T細胞進入腫瘤微環境,營造有利對抗腫瘤發展之反應機制。此技術於曾榮獲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及台北生技獎,並且於今年完備全球 (日、美、加、澳、歐洲及台灣等)多國專利,相關技術已技術移轉,正集資進行毒理及藥理試驗,以遞送臨床試驗申請。

新聞剪輯
[中文]

自由時報: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766782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957702?from=edn_newestlist_cate_side

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21/12/13/targeplatintm/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12130139.aspx

Yahoo 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8%A1%9B%E9%99%A2%E7%A0%94%E7%99%BC-%E9%9D%B6%E9%89%91-%E7%B2%BE%E6%BA%96%E6%B2%BB%E7%99%82%E4%B9%B3%E7%99%8C-%E8%82%BA%E8%85%BA%E7%99%8C%E7%AD%89-051928455.html

發佈日期:2021年12月16日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與中榮、高醫大學合作發現,MAP4K3基因變異可精準診斷全身性紅斑狼瘡

本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率領莊懷佳副研究員及研究團隊,與台中榮民總醫院及高雄醫學大學合作,結合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研究,歷時十一年,終於發現MAP4K3(又名GLK)基因變異為自體免疫疾病—全身性紅斑狼瘡關鍵致病因子。研究指出高達四成的SLE病患帶有MAP4K3 (GLK)基因之體細胞突變或遺傳性突變,這些突變造成MAP4K3 (GLK)之mRNA或是蛋白質過度地穩定而量增,因而誘發IL-17細胞激素產生,導致自體免疫疾病。此項研究已在今(2021)年10月發表於全球知名、風濕病醫學領域研究型第一名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本研究成果備受國際矚目,同年10月6日獲得美國紅斑狼瘡基金會Lupus Foundation of America (LFA)專文報導「Study Identifies New Genetic Links to Lupus/研究確立新基因與全身性紅斑狼瘡之關連」,並於11月9日假衛生福利部召開發表記者會,獲得各類型新聞媒體熱烈報導,並刊登於自由時報頭版。
此次多機構長年不懈的合作研究,帶來高度臨床應用價值的發現, GLK基因深度定序期待推動成為全身性紅斑狼瘡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的精準個人化醫療基因檢測項目,嘉惠自體免疫疾病高風險族群。

國衛院電子報no.917:https://enews.nhri.org.tw/research/6545/

國衛院新聞及活動相片: https://www.nhri.edu.tw/News/more?id=407f5cc945014528b026cba66d89cac7

相關連結及下載 : Chuang*, H.C., W.T. Hung, Y.M. Chen, P.M. Hsu, J.H. Yen*, J.L. Lan*, T.-H. Tan*. 2022. Genomic sequenc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identify MAP4K3/GLK germline and soma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81:243-254. https://ard.bmj.com/content/early/2021/10/05/annrheumdis-2021-221010

新聞剪輯
[中文]

自由時報(頭版):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83454

中國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108002434-260405?chdtv

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111080099.aspx

中央廣播電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6211

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21/11/08/map4k3/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1108/SGQP2OBSKJEQNAR5HWJ7FNT2IM/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5874174?from=edn_newest_index

環球生技: https://news.gbimonthly.com/tw/article/show.php?num=44226&page=1&range=news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874174

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8663

Yahoo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8%A1%9B%E9%99%A2%E8%88%87%E4%B8%AD%E6%A6%AE-%E9%AB%98%E9%86%AB%E7%99%BC%E7%8F%BE-%E5%9F%BA%E5%9B%A0%E8%AE%8A%E7%95%B0%E5%8F%AF%E7%B2%BE%E6%BA%96%E8%A8%BA%E6%96%B7%E7%B4%85%E6%96%91%E7%8B%BC%E7%98%A1-060506269.html

健康2.0: 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30428

[英文]

Taipei Times: https://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21/11/09/2003767580

Focus Taiwan: https://focustaiwan.tw/sci-tech/202111080016

Lupus Foundation of America: https://www.lupus.org/news/study-identifies-new-genetic-links-to-lupus

[影音]

民視新聞: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PGGxJ8R

公視新聞 :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52916

發佈日期:2021年11月10日

賀!2021 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2021 NHRI Research Day於2021年3月22-23 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蔡佩汝博士後研究員(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張程翔博士後研究員(高承源副研究員實驗室)各獲頒優秀壁報論文獎;陳明玉研究助理(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獲頒優秀研究助理獎勵特優獎

發佈日期:2021年3月24日

本中心譚澤華主任受邀於GENE ONLINE (基因線上)專訪

本中心譚澤華主任受邀於4月29日接受GENE ONLINE (基因線上)專訪,題目「小鼠模型如何應用於新冠肺炎細胞激素之疫苗或藥物開發」。

本專訪已經發布於GENE ONLINE (基因線上)臉書和官網: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717760681685006/posts/2784790854981968/
官網:
https://geneonline.news/interview-with-dr-tse-hua-tan/

發佈日期:2020年5月22日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肺癌轉移難治癒 標靶治療現生機,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治療癌症之嶄新的生物標記與治療標靶

本中心主任譚澤華特聘研究員與莊懷佳副研究員研究團隊,歷經長達六年的時間,成功解開GLK蛋白激酶促使癌細胞遠端轉移的關鍵機制,其中,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的過量表現及GLK誘發IQGAP1的磷酸化程度,也都與病患存活率有密切關係,未來將能作為肺癌復發轉移的生物標記及標靶分子,可望提供肺癌患者新穎的治療策略。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9年10月腫瘤領域權威期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並獲選為封面故事。
研究團隊並已經從現有臨床用藥中鑑定出GLK蛋白激酶之小分子抑制劑,並於2019年10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美國生物實驗學學會聯合會會刊》(FASEB Journal),透過老藥新用來治療自體免疫疾病及癌症復發轉移。此外,GLK-IQGAP1蛋白質複合體之研究成果目前已申請我國、美國以及多國專利,未來亦將持續研發並尋求與國內外藥廠進行技術轉移或藥物產學合作,期盼能為多種癌症轉移及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提供治療新契機。
研究成果於2019年11月4日假衛生福利部召開記者會。

國衛院電子報no.816:http://enews.nhri.org.tw/?p=2426

相關連結及下載:Chuang HC, CC Chang, CF Teng, CH Hsueh, LL Chiu, PM Hsu, MC Lee, CP Hsu, YR Chen, YC Liu, PC Lyu, and T.-H. Tan*. MAP4K3/GLK promotes lung cancer metastasis by phosphorylating and activating IQGAP1. Cancer Research. 2019. 79:4978-4993. https://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79/19/4978

新聞剪輯
[中文]

衛生福利部焦點新聞: https://www.mohw.gov.tw/cp-16-50131-1.html
自由時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966697
中國時報: h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104001421-260410?chdtv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8/4143365
中央廣播電台: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0211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highlight/20191105/AFQTESBTWZKR2DVGEQKRWPCCTI/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4143365
ETtoday健康雲: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571776
生醫觀點: https://www.biomedviews.com/%E8%82%BA%E7%99%8C%E6%B2%BB%E7%99%82%E5%8F%AF%E6%9C%9B%E6%9C%89%E6%96%B0%E5%A5%91%E6%A9%9F%E3%80%80%E5%9C%8B%E8%A1%9B%E9%99%A2%E6%89%BE%E5%88%B0%E7%99%8C%E7%B4%B0%E8%83%9E%E8%BD%89%E7%A7%BB%E9%97%9C/

[英文]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front/archives/2019/11/05/2003725269

[影音]
中視新聞: https://youtu.be/f4U5YyIPLVU
公視新聞網: https://youtu.be/atd_3NpvaTU

發佈日期:2019年11月4日

狂賀!本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榮獲「中華民國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

中華民國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選拔,在十傑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蘇嘉全院長帶領各領域專業的評審委員審查,秉持嚴謹的態度、公平、公正的原則,歷經六個多月的時間,進行初審、複審、決審產生11項類別11位優秀青年獲選為第57屆十傑。

本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榮獲「中華民國第57屆十大傑出青年」<醫學研究類>。國際青年商會於108年9月11日假立法院發佈『當選公佈記者會』,當選名單由本次十傑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蘇院長嘉全親自公布。並於9月21日於南投舉辦『頒獎典禮』,當選人於9月23日拜會蔡總統及五院首長。

得獎名單:https://www.persons.org.tw/v/163

總統接見「第 57 屆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影片:https://youtu.be/bcgQC-wgECE

發佈日期:2019年9月11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獲頒美國免疫學者協會AAI Early Career Faculty Travel Grant獎勵,並受邀於2019年度大會中演講發表研究成果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Immunologists (AAI) 於2019年5月9日至13日假美國加州舉辦2019年度大會。本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榮獲大會頒發AAI Early Career Faculty Travel Grant,並受邀演講發表研究成果,講題:MAP4K3/GLK-induced AhR-RORγt complex is a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GLK-high IL-17A-high subpopulation of SLE patients。本次會議台灣僅有一名研究員獲頒本獎項。

發佈日期:2019年4月17日

賀!2019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壁報論文獎及票選最佳壁報獎

2019 NHRI Research Day於2019年3月26-27 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徐偉展博士後研究員(蘇郁文副研究員實驗室)張政暐博士後研究員(林文傑助研究員實驗室)各獲頒優秀壁報論文獎陳雪芬博士後研究員(莊懷佳副研究員實驗室)獲頒票選最佳壁報獎

發佈日期:2019年3月27日

賀!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莊懷佳副研究員,榮獲107年「李鎮源教授醫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財團法人李鎮源教授學術基金會為鼓勵國內生物醫學學術研究風氣,並提昇其水準,特設此獎。該獎項申請資格為國內學者年齡未滿四十歲 (申請當年12月31日前未滿40歲) 之中華民國國民,於申請年度及前一年度內在國際性期刊發表生物醫學相關之原著論文,該論文為在國內完成且未接受其他單位獎助者。申請人必須為該論文之第一作者。該獎項遴選方式由財團法人李鎮源教授學術基金會聘請領域相關之委員進行初審,並由董事會複審決定當選。每年遴選1名得獎人,頒發獎金10萬元。

本獎項於107年10月公佈得獎名單 ,並於同年11月10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301會議室舉行公開頒獎儀式,免疫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榮獲107年「李鎮源教授醫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發佈日期:2018年11月15日

賀!2018 NHRI/IBMS發炎與疾病國際研討會,本中心獲優秀壁報論文獎

2018 NHRI/IBMS發炎與疾病國際研討會於2018年10月31至11月2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徐偉展博士後研究員(蘇郁文副研究員研究室)、張程翔博士後研究員(高承源副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壁報論文。

發佈日期:2018年11月2日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AhR-RORγt蛋白質複合體為自體免疫疾病具潛力之新穎生物標記及治療標靶

本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率領莊懷佳助研究員及研究團隊,結合基礎醫學及臨床醫療研究,歷時7年,成功揭示MAP4K3激酶過量表現所誘發之「AhR-RORγt蛋白質複合體」形成,正是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關鍵。相關研究已發表於Science雜誌系列《科學尖端(Science Advances)》期刊;研究發現AhR-RORγt蛋白質複合體與自體免疫反應致病性細胞激素IL-17A之產生息息相關,為自體免疫疾病的醫療策略帶來嶄新的治療方向。研究成果於2018年10月1日假衛生福利部召開記者會。

國衛院電子報no.762: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762&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12493

相關連結及下載:

Chuang HC, CY Tsai, CH Hsueh and TH Tan*. 2018. GLK-IKKβ signaling induces dimeriz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the AhR-RORγt complex in IL-17A induction and autoimmune disease. Science Advances. 2018; 4 : eaat5401. http://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4/9/eaat5401

新聞剪輯

[中文]
聯合報: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396560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566898

TVBS新聞網: https://news.tvbs.com.tw/travel/1001571

蘋果日報: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001/1439389/

中國時報: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1001001601-260410

工商時報: http://www.ctee.com.tw/News/ViewCateNews.aspx?newsid=197022&cat=sjce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724/3397387

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08237

ETtoday健康雲: 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1273588

奇摩新聞: https://tw.news.yahoo.com/%E5%9C%8B%E8%A1%9B%E9%99%A2%E9%87%8D%E8%A6%81%E7%99%BC%E7%8F%BE-%E8%87%AA%E9%AB%94%E5%85%8D%E7%96%AB%E6%94%BB%E6%93%8A%E6%A9%9F%E5%88%B6%E6%89%BE%E5%88%B0%E4%BA%86-032151040.html

民眾新聞網: http://www.mypeople.tw/index.php?r=site/article&id=1606804

[影音]

匯流新聞網: https://cnews.com.tw/003181001a01/

[英文]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photo/2018/10/02/2008165582

發佈日期:2018年10月10日

狂賀!本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榮獲107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科技部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獎助並鼓勵國家未來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與持續提升學術表現,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特設立本獎項。本獎項由科技部各學術司自當年度執行專題研究計畫之主持人中遴選,經初審及複審後提列候選人名單;由科技部次長主持之審查會議決定獲獎人名單,簽陳部長核定。獲獎人除由科技部頒發獎牌一面及獎勵金新臺幣三十萬元外,並得依獲獎人學術生涯規劃及科技部規定,提出一件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研究計畫。

本獎於107年9月19日公佈得獎名單 ,並於11月2日假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公開頒獎儀式,本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榮獲107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107年度吳大猷紀念獎獲獎人專輯

科技部新聞資料:
https://www.most.gov.tw/folksonomy/detail?subSite=&l=ch&article_uid=1d50123b-c329-48c0-bfb6-5db55a1d677a&menu_id=9aa56881-8df0-4eb6-a5a7-32a2f72826ff&content_type=P&view_mode=listView

發佈日期:2018年9月28日

賀!2018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論文佳作獎、優秀壁報論文獎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2018 NHRI Research Day於2018年3月27-28 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賴朝陽博士後研究員(莊宗顯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論文佳作獎;徐偉展博士後研究員(蘇郁文副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壁報論文。黃芝婷研究助理(高承源副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發佈日期:2018年3月28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榮獲「2017年蔡瑞熊校長優秀研究論文獎」

『蔡瑞熊校長優秀研究論文獎』以內分泌新陳代謝及腎臟醫學之相關研究領域,並發表於國際期刊之學術論文;必需是原創性及應用價值高之原著論文。頒贈對象為中華民國國籍國民且年齡未超過四十五歲者,名額共二名,可從缺。得獎者每名獲頒獎狀及獎金新台幣15萬元整。
本獎於2017年6月21日起至8月14日公開徵選,同年10月31日公佈得獎名單 ,並於12月22日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晨會舉行公開頒獎儀式,本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榮獲「2017年蔡瑞熊校長優秀研究論文獎」。

發佈日期:2017年12月22日

賀!本中心蘇郁文實驗室陳明玉研究助理,榮獲日本第五屆細胞激素研討會優秀海報獎

『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ytokine & Interferon Socitety (ICIS), 第五屆細胞激素研討會』於2017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假日本金澤縣Kanazawa舉辦,本中心蘇郁文實驗室陳明玉研究助理,榮獲優秀海報獎。

發佈日期:2017年11月7日

賀!本中心莊宗顯實驗室葉大瑋博士後研究員,榮獲『第13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

『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以主要著者(博士生)為候選人,每年上限十名,每名獎金新台幣20萬元及獎牌一座。本獎於2017年3月1日起至4月30日公開徵選,同年9月21日公佈得獎名單,本中心莊宗顯研究員與清華大學陳令儀教授共同指導之葉大瑋博士,榮獲「第13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傑出論文獎」。

發佈日期:2017年9月21日

賀!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榮獲「科技部105年度傑出研究獎」

『科技部105年度傑出研究獎』於2016年7月15日起至9月30日公開徵選,於2017年4月6日公佈得獎名單 。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兼主任,榮獲「科技部105年度傑出研究獎」。

科技部得獎公告:https://www.most.gov.tw/cen/ch/detail?article_uid=5a786c69-1189-4142-b220-f7a2d16a2e1d&menu_id=8aa5722d-8edf-4cc1-a4a8-cd1f2f0b1a09&content_type=F&view_mode=listView

發佈日期:2017年4月10日

賀!2017 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論文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2017 NHRI Research Day於2017年3月21-22 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阮振維博士後研究員(高承源助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論文傑出獎。蔡靜怡研究助理(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發佈日期:2017年3月22日

賀!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榮獲「2016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基礎科學-生物類」

『2016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於2016年7月1日起至9月30日公開徵選,於2017年1月6日公佈得獎名單 ,並於2月9日假台北國賓飯店舉行公開頒獎儀式。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兼主任,榮獲「2016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基礎科學-生物類」。

2016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 得獎名單:http://www.ctho.org.tw/2016award.htm

國衛院最新消息:http://www.nhri.org.tw/NHRI_WEB/nhriw001Action.do?status=Show_Dtl&nid=20170221487609190000&uid=20081203749159640000

發佈日期:2017年2月21日

賀!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DUSP6基因缺失產生之獨特腸道菌相具有治療或控制肥胖代謝疾病的潛能

本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高承源助研究員率領其實驗室阮振維博士後研究員、黃芝婷助理與紀宗佑研究助理,在中心譚澤華主任提供基因剔除小鼠與相關資源支持下,與本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郭呈欽副研究員、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廖玉潔助研究員與美國Asuragen公司Sarah Statt博士、國立清華大學詹鴻霖教授及蔡伊葶博士生等組成之跨領域團隊合作,發現宿主調控腸道菌相(gut microbiota)平衡的新機制,並證明特定的腸道菌相能有效增加宿主能量消耗,進而達到抑制飲食所引起之肥胖的效果。研究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知名《自然》系列期刊:《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本研究成果於12月12日發佈新聞稿及召開成果發表記者會,相關新聞並陸續報導於多家網路媒體及電視新聞台。

國衛院電子報no.680: 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680&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11459

國衛院新聞稿:http://www.nhri.org.tw/NHRI_WEB/nhriw001Action.do?status=Show_Dtl&nid=20161212508072800000&uid=20081204954976470000

論文連結及下載:

  • Ruan JW, Statt S, Huang CT, Tsai YT, Kuo CC, Chan HL, Liao YC, Tan TH, Kao CY*. 2016. Dual-specificity phosphatase 6 deficiency regulates gut microbiome and transcriptome response against diet-induced obesity in mice. Nature Microbiology. 2:16220. [ link ]

網路雜誌專訪及報導:

BioCentury Innovations:
https://www.biocentury.com/bc-innovations/targets-mechanisms/2017-01-12/three-new-avenues-using-microbiome-treat-obesity
泛科學:
http://pansci.asia/archives/112916
經濟日報: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161/2332657
Gneonline news:
https://geneonline.news/index.php/2017/02/08/biotools-2016-microbiome-forum/

新聞剪輯

 [英文]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16/12/14/2003661191

[影音]
聯合新聞網:
https://youtu.be/BiNSZ2WTQtk
蘋果即時: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1212/1010161/
GTV八大電視:
https://youtu.be/FiRjBk4sWus

[中文]
聯合新聞網:
https://video.udn.com/news/610468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61434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13000368-260114
康健雜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3768
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gb/16/12/12/n8583866.htm
東森新聞雲:
http://health.ettoday.net/news/827953

 發佈日期:2016年12月12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受邀參與 2016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mmunology 並獲頒FIMSA Travel Award獎勵

2016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Immunology, ICI 於2016年8月21-26 日假澳洲墨爾本舉辦。本中心莊懷佳助研究員獲大會頒發FIMSA Travel Award,並受邀演講發表研究成果,講題: HGK/MAP4K4 deficiency induces TRAF2 stabilization and Th17 differentiation leading to T-cell-mediated type 2 diabetes。本次會議僅有一名台灣研究人員獲頒本獎項。

發佈日期:2016年8月20日

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發現非肥胖型第二型糖尿病之致病機轉 發炎性T淋巴細胞有潛力開發為生物偵測標記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主任團隊,與台中榮民總醫院許惠恒院 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世界糖尿病聯盟(IDF)西太平洋區(Western Pacific Region)主席)率領之研究團隊聯手合作,結合基礎醫學及臨床醫療研究, 成功揭示MAP4K4激酶缺失造成之「發炎性IL-6+IL-17+ T淋巴細胞」過度增加與活化 ,正是非肥胖型第二型糖尿病的致病關鍵。相關研究已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自然通 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及《Oncotarget》;不同以往研究著重肥胖才會誘發 此症的觀念,研究發現其與免疫發炎反應有密切關連,為防治亞洲地區常見之非肥胖 型第二型糖尿病的醫療策略帶來嶄新的醫療方向。本研究成果於3月18日發佈新聞稿及召開成果發表記者會,相關新聞並陸續報導於多家網路媒體,及影音報導於華視、公視等電視新聞台。

國衛院電子報no.645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 volume_indx=645&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10980

相關連結及下載:

  • Chuang HC, Sheu WH, Lin YT, Tsai CY, Yang CY, Cheng YJ, Huang PY, Li JP, Chiu LL, Wang X, Xie M, Schneider MD, Tan, T.-H. 2014. HGK/MAP4K4 deficiency induces TRAF2 stabilization and Th17 differentiation leading to insulin resist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s. 5:4602. [ link ] 
  • HC Chuang, JS Wang, IT Lee, W H-H. Sheu* and Tan, T.-H*. 2016. Epigenetic regulation of HGK/MAP4K4 in T cell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Oncotarget. DOI: 10.18632. [ link ]

新聞剪輯

[影音]
聯合影音:
https://video.udn.com/news/458981 
蘋果即時-動新聞: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19/819575/ 
公共電視:
http://news.pts.org.tw/articl e/319188
中華電視:
http://news.cts.com.tw/cts/life/201603/201603191731387.html#.VvzVlOJ 96Ul
人間衛視:
http://www.bltv.tv/news/? f=content&cid=32443
中嘉新聞:
http://video.n.yam.com/20160318613446/%E7%BD%B9%E6%82%A3%E7%AC%AC %E4%BA%8C%E5%9E%8B%E7%B3%96%E5%B0%BF%E7%97%85%20%E5%8E%9F%E4%BE %86%E5%85%87%E6%89%8B%E6%98%AF%E5%AE%83

[中文]
華視新聞網:
http://news.cts.com.tw/nownews/life/201603/201603181730883.html# .Vvyv3eJ96Uk
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 w/news/life/paper/970023
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318006910- 260405
中央通訊社: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603180203- 1.aspx
蘋果即時: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318/819025/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573586

[英文]
Focus Taiwan
http://focustaiwa n.tw/news/asoc/201603180024.aspx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16/03/20/2003642017

發佈日期:2016年3月28日

賀!2016 NHRI Research Day本中心獲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及優秀研究助理獎勵

2016 NHRI Research Day於2016年3月22-23 日,假本院竹南院區舉辦。本中心阮振維博士後研究員(高承源助研究員研究室)獲頒優秀論文口頭報告傑出獎;。劉奕玲研究助理(莊宗顯副研究員研究室)獲頒 優秀研究 助理獎勵。

發佈 日期:2016年3月23日

賀!首度揭開正常飲食下產生第二型糖尿病之成因,適當調控 免疫發炎反應可望為治療帶來新契機

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暨台灣生技醫藥講座譚澤華主任率莊懷佳博士等研究人員組 成的研究團隊,歷時四年全程於國衛院竹南院區進行研究,發現正常飲食下產生第二 型(成人型)糖尿病與免疫反應密切相關的致病機轉,開創以調控免疫系統的發炎反 應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新方向。此研究成果備受重視,最近發表於國際頂尖自然系列 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並於10月8日發佈新聞稿,隔日10月9日 刊登於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中央社等7家報章、網路媒體。
第二型糖尿病十五年來長據國人十大死因之第五位,今年更上升成為第四位 ,更可引發多種可能致死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病變,成為健保資源的沉 重負擔。國衛院與台中榮總合作研究團隊正持續以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檢體進行分析, 以驗證酵素蛋白激酶MAP4K4表現量下降之T淋巴細胞亦為人體第二型糖尿病致病機制 之關鍵,可望為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醫療策略帶來新的契機。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 報 第 574 期 2014-10-09:
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3.php? volume_indx=574&enews_dt=2014-10-09

發佈日期:2014年10月09日

賀!本中心譚澤華特 聘研究員榮獲財團法人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第一屆 TBF生技講座」

財團 法人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aiwan Bio-development Foundation, TBF)為挖掘及 鼓勵生技領域傑出科學家,投入長期的基礎研究工作,並培養人才,以促進我國生技 產業之發展,因此設立「TBF生技講座」。去(102)年底邀請國內學術及研究機構提名 第一屆生技講座候選人,經嚴謹審查,今年選出八位講座。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因專精於以生物化學及基因 剔除鼠模型,研究激酉每與去磷酸酉每在淋巴細胞訊息傳遞路徑上的功能及免疫疾病調控等 研究成果獲得獎座。

獎座與獲獎相關說明 請點閱「TBF生技講座」。

國家衛 生研究院電子報 第 543 期 2014-03-07:
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 volume_indx=543&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9914

發佈 日期:2013年11月6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博士後研究員獲頒國科 會「101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

本中心莊懷佳博士後研究員(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研究室)以發表於Nature Immunology期刊之研究論文「蛋白激酉每GLK透過 活化蛋白激酉每PKC-θ控制T淋巴球之NF-κB訊息傳遞與自體免疫反應」,獲 頒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01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
發佈 日期:2013年3月25日

賀!本中心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兼主任,榮獲「 22屆王民寧獎」之「學術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 康和國家社會實質貢獻獎」

「 第22屆王民寧獎」於2012年4月1日起至2012年5月31日公開徵選,於本年度11月19日 公佈得獎名單,並於2013年1月14日假台北晶華酒店舉行公開頒獎儀式。本中心譚澤 華特聘研究員兼主任獲頒「學術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康和國家社會傑出 貢獻獎」。

「王民寧獎」設置『醫藥研 究成果對國民健康傑出貢獻獎』和『國內醫藥研究所博士班優秀論文獎』兩個獎項, 二十年來不但成為國內民間團體中持續鼓勵醫藥學術發展之知名獎項,其獨立、公正 、透明專業的評審,更受到醫藥學術界人士的肯定。

第 22屆王民寧獎得獎名單:
http://www.ccpg.com.tw/chinese/03_social/01_detail.aspx? MID=3&SID=12
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 報 第484 期 2012-12-12:
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3.php? volume_indx=484&enews_dt=2012-12-12
國家衛生研究 院訊息公告:
http://www.nhri.org.tw/NHRI_WEB/nhriw001Action.do? status=Show_Dtl&nid=20121204597262100000&uid=20081203749159640000< /span>

發佈日期:2012 年12月4日

賀!本中心莊懷佳博士後研究員獲頒「有庠科技論文獎生技醫藥類」

『第十屆有庠科 技獎』於2011年11月1日起至101年3月22日公開徵選,於本年度5月28日公佈得獎名單 ,並於8月27日假台北遠東國際飯店舉行公開頒獎儀式。本中心莊懷佳博士後研究員( 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研究室)獲頒有庠科技論文獎(生技醫藥類)。

本屆徵選 之學術論文共有奈米科技、通訊光電、生技醫藥及綠色科技四類,評選後各類取優勝 論文二篇,共計八篇。若無適當論文,本獎可從缺。

第十屆 有庠科技獎得獎名單:http://yzhsu.feg.com.tw/tw/news/details.aspx? id=44

國家衛 生研究院訊息公告:http://www.nhri.org.tw/NHRI_WEB/nhriw001Action.do? status=Show_Dtl&nid=20120621744455600000&uid=20081203749159640000< /span>

發佈日期:2012 年8月28日

恭賀! 本中心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發現酵素蛋白激酉每MAP4K3扮演關 鍵角色

本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主任帶 領的研究團隊,在2011年10月10日於國際頂尖、免疫學第一名的期刊:自然雜誌,免疫學期刊 (Nature Immunology; Impact Factor: 26)發表突破性研究成果。

本研究是本中心特聘研究員 譚澤華主任主持,率莊懷佳、楊佳郁與李如璧博士後研究員及黃慶裕助研究員,偕同 台中榮民總醫院藍忠亮副院長、風濕免疫科陳得源主任、陳一銘主治醫師組成之本土 合作研究團隊。歷經兩年研究發現,酵素蛋白激酉每MAP4K3/GLK特別地 扮演承上啟下的角色,可直接與下游之蛋白激酉每PKCθ結合並 活化PKCθ,引發細胞內極重要的轉錄因子NF-κB活化之 訊息傳遞,進而促進T淋巴細胞之活化,並控制自體免疫反應。

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醫學研 究結合之轉譯醫學研究,為當前醫學發展之要務。本中心與台中榮民總醫院跨科部的 合作下,轉譯醫學研究有令人欣慰的長足進展,雙邊持續的合作未來將可為國人健康 提供更妥善的保障,及提供個人最佳化之醫療策略。

相關連結及下載:

  • Chuang, H.C., J.L. Lan, D.Y. Chen, C.Y. Yang, Y.M. Chen, J.P. Li, C.Y. Huang, P.E. Liu, X. Wang, and T.-H. Tan. 2011.The kinase GLK controls autoimmunity and NF-kB signaling by activating the kinase PKC-θ in T cells.Nature Immunol. 12:1113-1118. link ]
  • Highlighted in News & Views of Nature Immunol. 12:1031-1032. link ]
  • Highlighted in A-IMBN Research on 27 Dec. 27, 2011. [ link ]

新聞剪輯

[中文]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oct/12/today- t3.htm

中國時報:http://udr.chinatimes.com/news_view_735.html

聯合報:http://udn.com/NEWS/HEALTH/HEA2/6645666.shtml

國衛院電子報no.426: 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php? volume_indx=426&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8727&enews_dt=2 011-10-20

國科會國際科技合作簡訊網:
http://stn.nsc.gov.tw/view_detail.asp? doc_uid=1001022001

[英文]

TAIPEI TIMES: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taiwan/archives/2011/10/13 /2003515630

FOCUS TAIWAN:
http://focustaiwan.tw/ShowNews/WebNews_Detail.aspx? Type=aALL&ID=201110120006

NSC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ci-Tech Newsbrief:
http://stn.nsc.gov.tw/en/view_detail.asp? doc_uid=1001022001

[影音 / 新唐人電 視]

http://www.ntdtv.com:80/xtr/b5/2011/10/11/a601535.ht ml.- 自體免疫病因-臺國衛院研究新發現 .html

發佈日期:2011年10月 20日

Share Button

Comments are closed.